編者按:“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2013年教師節前夕,正在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主席向全國廣大教師致慰問信,習主席把“教師”視為中國的立教之本、興教之源。2014年9月9日,習近平主席到北京師范大學慰問和看望教師,并再次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歷數習主席多次考察、講話、批示,他從尊師重教、社會責任、注重人才等多個層面發表論述,表達對中國教育的重視、對中國教師的尊敬。讓我們從他的觀點中,來探尋“尊師重教”的思想,體會教師這一職業在他心中的地位。
9月9日,習近平主席來到北京師范大學看望教師學生。
【精彩表述·尊師重教】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涌現一大批好老師。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繼續大力推動教育改革發展,使我國教育越辦越好、越辦越強。
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希望全國廣大教師把全部精力和滿腔真情獻給教育事業,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不斷創造新業績。
——習近平到北京師范大學看望教師學生(2014年9月9日)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希望全國廣大教師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增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加強學習,拓寬視野,更新知識,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成為業務精湛、學生喜愛的高素質教師;牢固樹立改革創新意識,踴躍投身教育創新實踐,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作出貢獻。”。
——習近平向全國廣大教師致慰問信(2013年9月9日)
“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
“中國有2.6億名在校學生和1500萬名教師,發展教育任務繁重。中國將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不斷擴大投入,努力發展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建設學習型社會,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努力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教育第一”全球倡議行動一周年紀念活動上發表視頻賀詞(2013年9月25日)
“我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
“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習近平在十八屆一中全會后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講話(2012年11月15日)
“全面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
要牢牢扭住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這個中心任務,深入研究現代軍事教育特點和規律,堅持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努力培養造就能夠擔當強軍重任的優秀軍事人才。要堅持面向戰場、面向部隊,圍繞實戰搞教學、著眼打贏育人才,使培養的學員符合部隊建設和未來戰爭的需要。要更新教育理念,創新培養模式,全面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走出一條有利于高端軍事人才成長的新路子。
——習近平在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視察(2013年11月5日)
“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要牢牢把握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努力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要加大對農村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職業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習近平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6月23日至24日)
2014年5月30日上午,習近平來到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參加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活動。
【精彩表述·教師責任】
“老師要承擔起教育引導少年兒童成長成才的責任”
“老師、家長要承擔起教育引導少年兒童成長成才的責任。少先隊組織要更好地為少年兒童服務。全社會都要關心少年兒童成長,支持少年兒童工作。對損害少年兒童權益、破壞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堅決防止和依法打擊。”
——習近平在北京市少年宮參加“快樂童年 放飛希望”主題隊日活動(2013年5月29日)
“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
“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要潤物細無聲,運用各類文化形式,生動具體地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高質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訴人們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贊揚的,什么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2013年2月24日)
“文史哲研究要關注人們的精神世界”
“推進中國改革發展,實現現代化,需要哲學精神指引,需要歷史鏡鑒啟迪,需要文學力量推動。文史哲研究要關注人們的精神世界,關注社會現實問題,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幫助人們更好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確立不斷前進的方向和信心。這是當代學術研究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考察(2014年5月4日)
“學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學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強校風、師德建設,根據少年兒童特點循循善誘、春風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課不僅傳播知識、而且傳授美德,每一次活動不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少先隊要堅持開展組織教育、自主教育、實踐活動,把廣大少年兒童團結好、教育好、帶領好。全社會都要了解少年兒童、尊重少年兒童、關心少年兒童、服務少年兒童,為少年兒童提供良好社會環境。對損害少年兒童權益、破壞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堅決防止和依法打擊。”
——習近平參加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活動(2014年5月30日)
2013年10月23日,習近平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海外委員。
【精彩表述·注重人才】
“要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教育”
“要堅持教育優先,培養優秀人才,全面提高入學率,讓適齡的孩子們學習在學校、生活在學校、成長在學校。要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教育,國家的教育經費要多往新疆投。”
——習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2014年5月28日)
“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為靈活的人才管理機制”
著力完善人才發展機制。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為靈活的人才管理機制,打通人才流動、使用、發揮作用中的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支持和幫助科技人員創新創業。要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創新人才成長的育人環境。要積極引進海外優秀人才,制定更加積極的國際人才引進計劃,吸引更多海外創新人才到我國工作。
——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2013年9月30日)
“吸取國際先進經驗,推進教育改革”
“科教興國已成為中國的基本國策。我們將秉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國際先進經驗,推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培養更多、更高素質的人才,同時為各類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
——習近平會見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海外委員(2013年10月23日)
來源:轉載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